返回
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相关案例 > 经济金融 > 金融证券 > 最高法:《九民纪要》后,首例金融机构免责判例!

最高法:《九民纪要》后,首例金融机构免责判例!

发布时间:2021-12-10 来源:admin 542人阅读

描述:继《九民纪要》颁布后,最高人民法院针对首例金融消费纠纷案件,判决金融机构免责,驳回投资人全部诉讼请求……

https://m.yilaw.net/new/1719.html

继《九民纪要》颁布后,最高人民法院针对首例金融消费纠纷案件,判决金融机构免责,驳回投资人全部诉讼请求。

裁判要旨
1、在营业信托合同纠纷中,根据案涉交易的性质以及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应结合交易结构的设计、合同签订的主体和内容以及资金的运用等进行认定,银行仅为代理资金收付银行不属于信托合同当事人,不承担投资风险。

2、金融机构举证证明了金融消费者既往投资经验非常丰富,属于合格投资者,在签署案涉信托计划风险申明书、信托计划说明书、信托合同时,完全可以充分认识到信托产品可能产生的风险,应适用买者自负原则。

3、信托财产的分配与返还适用于独立的清算制度,信托计划尚在存续期且未经清算,金融消费者主张的损失尚不确定,对其主张不予支持。

案情简介

投资者通过银行营业网点购买信托公司设立的信托产品,并签订《信托计划说明书》、《风险声明书》、《信托合同》等文件。

信托公司向投资者分配第一年收益后,该信托计划项目公司及其下辖公司进入重整程序,投资者的投资本金及收益未能如期兑付。

随后投资者将银行及信托公司诉至法院,以银行与信托公司存在通道业务情形,共同参与了信托计划设立及合同签订、履行过程,银行与信托公司属于共同受托人。同时建设银行在推介过程中未进行风险测评与风险提示,要求信托公司及银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争议焦点:一、银行是否属于案涉信托计划的共同受托人;二、银行在推介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三、投资人在信托投资中是否发生了实际损失。

裁判观点

针对以上争议焦点,最高院经审理后认为,一、签署信托文件的合同主体是投资者与信托公司,而银行与信托公司签订了信托资金代收付协议书、保管协议书等,银行收取的是代理手续费,以上事实能够认定银行与投资者之间并未发生营业信托法律关系,银行并非案涉信托计划的受托人,案涉交易的性质以及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应结合交易结构的设计、合同签订的主体和内容以及资金的运用等进行认定。二、银行向投资者推介信托产品,符合《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同时,根据查明的案件事实,投资者先后多次购买信托产品,属于合格投资者的认定标准,《信托计划说明书》、《风险声明书》、《信托合同》在多处明确提示了可能产生的风险,故投资者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案涉信托计划的风险,银行不应承担赔偿责任。三、案涉信托计划终止后,信托财产尚未完成清算和分配,投资者在案涉信托投资中的损失尚未确定,故一审判决驳回投资者损害赔偿的请求,有事实根据,本院予以维持。
 
裁判意义

2019年11月18日,最高院民二庭发布《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以下简称《九民纪要》)正式稿。其中,针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案件的审理,确立了“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原则,同时在适用规则、责任主体、举证责任分配、赔偿情形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调整。

在最高院对金融消费领域作出史无前例严格规定的情况下,本案代理律师基于“买者自负”原则,收集了大量证据并向法院进行了提交。证明投资人既往丰富的投资经验,完全具备判断信托产品可能产生风险的能力,是合格投资者。完全可以适用《九民纪要》第78条规定的免责事由,不影响投资人自主作出投资决定,投资人应自负投资风险。同时代理律师全面深入的分析了信托财产返还制度的特殊性,对于信托财产的损失认定应区别于其他财产,一、二审法院均采纳了代理律师的观点。

本案是《九民纪要》之后,最高院作出的首例金融消费纠纷案例,具有全国性的指导意义。根据2019年10月28日最高院发布的《关于建立法律适用分歧解决机制的实施办法》(法发〔2019〕23号),最高院将严格全面推进类型案“同案同判”,因此本案对全国同类型的其他案件具有参考及指导意义。

另一方面,通过本案例将引导金融机构在销售或推介金融产品时更加谨慎,加强日常管理与风险控制,深入了解适当性义务的裁判规则,对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进行预测与判断,在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将金融机构的合规风险降至最低。
声明:该作品系律赢时代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阅读:542 点赞:0

文章不错,赞一下

没有找见相关?直接向律师提问!

律赢时代 > 法律知识 > 法律法规 > 找律师 > 专业律师 > 正文……